「十五次方」是數學術語,表示一個數字(基數)被自身乘以十五次。這通常用在數學運算中,特別是在指數運算時。舉例來說,2的十五次方表示2乘以自身15次,也就是2^15。這個概念在科學、工程和計算機科學中經常被使用,特別是在處理大數字時。
在數學中,這是指一個數字被自身乘以十五次的結果,通常用符號表示為x^15,其中x是基數。這個概念在計算大數字的時候特別有用,因為它可以簡化計算過程。
例句 1:
四的十五次方是1073741824。
Four to the fifteenth power is 1073741824.
例句 2:
計算這個數字的十五次方需要使用計算器。
Calculating the fifteenth power of this number requires a calculator.
例句 3:
在某些科學計算中,使用十五次方的數字非常常見。
Using numbers in the fifteenth power is very common in some scientific calculations.
這是一種數學運算,表示一個基數被提升到某個特定的指數。這種運算在各種數學和科學領域中都有應用,特別是在處理增長率、面積和體積計算時。
例句 1:
指數運算是數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。
Exponentiation is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mathematics.
例句 2:
在計算面積時,我們經常使用指數運算。
We often use exponentiation when calculating areas.
例句 3:
指數運算可以用來描述指數增長。
Exponentiation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exponential growth.
這種表達方式通常用於強調十五次方的特定性質或應用,尤其是在科學和工程領域。它指的是一個基數被提升到十五的次方,這在計算特定數量或容量時非常有用。
例句 1:
這個模型的容量是十的十五次方。
The capacity of this model is ten to the power of fifteen.
例句 2:
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需要考慮十五次方的影響。
In this case, we need to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the power of fifteen.
例句 3:
這個計算涉及到數字的十五次方。
This calculation involves the power of fiftee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