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沸點」是指液體在一定壓力下開始變成氣體的溫度。這個概念通常用於物理和化學領域,特別是在研究物質的相變化時。沸點的高低取決於物質的性質及其所處的環境壓力。例如,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為100°C,但在高海拔地區,由於氣壓較低,水的沸點會降低。
在科學和日常生活中,沸點通常用來描述液體的性質。當液體達到其沸點時,會開始產生氣泡並轉變為氣體,這個過程通常伴隨著熱量的增加。在烹飪中,了解水的沸點對於準確調整烹飪時間和溫度非常重要。沸點的變化也可以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和效率,這在實驗室和工業應用中都非常關鍵。
例句 1:
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是100°C。
The boiling point of water is 100°C at 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.
例句 2:
不同液體的沸點差異很大,這取決於其化學結構。
The boiling points of different liquids vary greatly, depending on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.
例句 3:
在高海拔地區,水的沸點會低於100°C。
At high altitudes, the boiling point of water is lower than 100°C.